“学习两会精神,增强港澳台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圆满召开

发布单位: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 发布时间:2021-06-16 10:42:28


为学习研讨两会精神,增强港澳台国家认同,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2020年6月5日上午,由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学习两会精神,增强港澳台国家认同”学术研讨会在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多功能会议室圆满召开。来自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暨南大学等高校的60余名有关部处领导、专家学者与学生代表通过线上、现场两种方式参加了此次会议。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程京武教授主持开幕式。


学术研讨会现场

 

在专家发言环节中,暨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主任夏泉围绕“坚持一国两制的国策,铸牢港澳同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港版国安法能促进“一国两制”行稳走远,在此拨乱反正的重要时刻增强港澳同胞的国家民族认同,而“一带一路”的倡议与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则将香港梦、澳门梦融入中国梦,实现共享中华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夏泉发言

 

全国人大代表、台盟广东省委副主委、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卢馨教授发表了两会见闻,指出本届全国人大会议确保了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并确保了人大各项工作都毫不动摇地体现了党的领导。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深圳联络部靳环宇教授就“大力开展维护国家安全教育,普遍增强维护国家安全意识”主题对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发展提出建议,他提出,暨南大学在新时期应利用自身优势实现新定位、形成新布局,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应整合聚力,实现国家使命与国家担当。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副主任、首席专家、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教授发表了他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形势与港澳台国家认同的看法,指出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加剧了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增加了港澳台同胞国家认同的难度;在后疫情时代,国家政府应思考对策办法,以及中美博弈与港台决策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汪亭友教授发表了“中国抗疫彰显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观点。他援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中的发言,指出了党把群众利益放第一位,与西方政党追逐自身利益的做法截然不同,党的“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精神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澳门研究院院长叶农教授阐述了“国安大法,认同之本”话题,点明港澳情况需要区别对待,国家政府应双管齐下,完善香港国安体系与机制,既要阻断外国干预势力,又要完善香港社会经济发展机制。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副主任左鹏教授对于如何“巩固群众基础,增强国家认同”提出了建议,他简述了近代香港的发展历史,指出要治理香港问题,当务之急是国安立法与变更香港教育,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解决香港发展中的经济社会难题。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彭伟步教授围绕“后疫情时期唱响国家统一主旋律,铸牢海外侨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开了讨论,他立足于调查数据,强调了华人华侨在传播中华文化与精神的过程中的桥梁、纽带作用,指出国家应争取华侨华人的认同,从而维护国家主权。广东省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专家、暨南大学法学院李杏杏副教授则从立法背景、基本法法理、形式与焦点角度评析了香港国安法的立法决议,表明香港国安法的立法将会在香港基本法的框架下制定,在保护公民权利和保障国家安全的利益衡量过程中,香港居民的合法权利仍会得到保障,香港国安法的立法是有必要且符合香港基本法的。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龙平教授就“建立健全香港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彰显中央治港底线思维”问题进行阐述,指出中央治港底线是一个中国原则,并提出三种途径护住这条底线:立法兜底、执法护底、教育托底。


随后,港澳地区学生代表陈童、郑金永分别就国安法对香港民生经济复苏的重要影响和澳门推行爱国教育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线上线下发言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潘启亮处长作会议总结,指出本次研讨会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的建设发展与暨南大学如何发挥优势咨政建言起到了多学科、多视角的示范作用,对于国家认同研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