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央民族大学举办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国家民委主任潘岳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民委副主任边巴扎西主持会议。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院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程京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郭团等出席会议。
潘岳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努力丰富和发展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特别是在202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专门强调要优化学科设置,加强学科建设,加快形成中国自主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史料体系、话语体系、理论体系。试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意义重大,是民族理论正本清源、创新发展的源头工程,是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基础工程,是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人才、凝聚各族学子人心的铸魂工程。
潘岳强调,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是打破原有学科区隔,突破西方民族理论局限,用自主性、原创性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历史、中国道路、中华文明。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政治属性,深入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研究作为民族实体、政治实体、文明实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学理属性,系统梳理民族研究的基本立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宣传好、阐释好、建设好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交叉属性,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涉及的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理念、精神和物质等诸多领域,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要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学的实践属性,紧紧围绕民族工作的现实需求,真正做到学用结合。
潘岳强调,试点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是一项政治任务、系统工程、攻坚行动,国家民委将会同教育部加大对试点高校的支持力度。各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纳入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建设。要加强统筹协调,打造理论研究、实践探索、教育教学、咨政建言的高地。要多方位推进,着力提高教学科研质量,真正培养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亟需的人才,为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
会上,中央民族大学负责同志介绍了首个中华民族共同体学交叉学科试点建设情况,第二批试点高校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新疆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负责同志作交流发言。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与第二批15所试点高校学科带头人座谈交流。
“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方面,暨南大学立足海外统战工作,是一块特殊但重要的拼图,如何把这块拼图建设得更好,我们责任重大。”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程京武说,要把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能建设得更好,必须要在学科研究方向、课程构建体系、学生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分配等方面提前布局,希望能有更多的学术交流机会,答疑解惑,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建设。
“让我们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凝聚共识、携手同行,打破学科壁垒,深化协同创新,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紧密结合,共同攻克学科建设中的难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共同体学学科必将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和人才保障!”国家民委专职委员、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查显友表示。